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台灣黑熊生態系報告

1.系統圖
2.GOOLE MAP
3.100字報告
台灣黑熊是廣泛生長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地帶,而生長的地區屬於針闊葉混合林;且會隨著季節的改變來改變自己本身的生活!!!
春季時,黑熊多以新鮮多汁的幼芽、嫩草及葉為主食。夏季,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養分的各種果實和漿果為主食,例如懸鉤子、山枇杷、獼猴桃、及各種樟科植物的果實。秋、冬季節,黑熊則改以脂肪含量豐富的堅果為主食,例如山胡桃、殼斗科的橡實。<動物屍體和昆蟲也是台灣黑熊重要的食物來源>
由於台灣黑熊是食物鍊的最高級消費者,所以幾乎沒有天敵的威脅,由於最近人類對於森林的開發越來越嚴重,導致台灣黑熊少了最重要的棲息地;而且獵人又瘋狂的捕獵,導致台灣黑熊的數目越來越少導致台灣黑熊已經瀕臨絕種!!!!!!!!
我們必須保護台灣獨有的台灣黑熊,更加必須保護它們所要的棲息地!!!!!
4.參考文獻
5.小組組員貢獻
1.生機一 楊基鴻 goole map製作,系統圖製作,統整報告,尋找資料
2.生機一 李威賜 資料收尋,goole map連結
3.園藝一 鄭恩宇 資料收尋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黑熊生態系報告








生態環境
根據早期的記錄,台灣黑熊曾經廣泛地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地帶;除了中央山脈之外,黑熊亦可發現於海拔約100公尺至1000公尺的海岸山脈。  但是由於過去數十年來的各種人為開發活動,台灣很多較大型的哺乳動物,包括黑熊在內,皆被迫限於偏遠且地形崎嶇陡峭、人為活動較少的地區活動。現今台灣黑熊的野外族群不僅減少,而且分佈範圍也大為縮小,只可惜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資料來顯示此物種目前在本島的實際分佈狀況。初步的觀察顯示,黑熊似乎較常活動於人類狩獵活動較為稀少的中央山脈偏遠山區;至於海岸山脈,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目擊黑熊的記錄了台灣黑熊主要於白晝活動,但是夜間也可以活動。各季節平均每日活動的頻度超過45%;夏季和秋季的活動量增加,約為60%。值秋、冬季殼斗(即櫟實)產量豐盛時,黑熊夜間的活動頻度也常會增高。   活動範圍是動物進行覓食、生殖等活動所使用的空間。黑熊的活動範圍廣大,雄性個體的活動範圍通常大於雌性。由無線電追蹤繫掛發報器的黑熊的資料顯示,黑熊的年活動範圍廣大,為27至202平方公里不等,最大者甚至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這些黑熊活動範圍最長的直徑,從12至4公里 不等,平均為25公里,此值大於從玉山國家公園的中心點至邊界的距離(玉山國家公園最大長度約45公里)。這表示居住於園區內的黑熊,可輕易地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的範圍,這也可以由至少有4隻無線電追蹤的黑熊曾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區域的記錄證實。








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英文名:Formosan black bear




科屬:熊科、亞洲黑熊屬




形態特徵:體長120~170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全身披黑色粗毛,身軀壯碩,四肢粗短,前後肢都具有五趾,掌全部裸出,齒短,圓耳,短尾,鼻骨長,下顎前端有撮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的V字型白斑。生態習性:台灣特有亞種,本土最大型陸生動物。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莖葉、殼斗科的堅果、樟科楨楠屬漿果為主食,偶而也會吃哺乳類動物、蜂巢等和臘肉、鹹魚、白米等人為食物。會隨植物分布出現季節性移動,除交配和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單獨行動,並無固定居所。晝夜皆會活動。擅長爬樹。冬季時並不冬眠,部分個體會下降至低海拔地區覓食 我們常在新聞報導中,看見國外的印度懶熊或是東歐國家盛行的熊與狗的競技行為或人類與熊的衝突事件等。但在臺灣,由於黑熊數量稀少,人與熊之間的衝突自然減少許多。雖然大部分的獵熊者表示,他們並不是真的要獵熊,所設的陷阱主要是針對山羊、山羌或山豬,只是熊經常也會誤中陷阱;或因聞「香」而來獵取被捕動物因此被獵。基於國人「看到就打死,不然牠會攻擊我」的刻板心理,人與熊之間的衝突則會日趨升高!若能善加了解野生臺灣黑熊的生態習性,以及牠們對棲地的利用,必能減少熊與人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台灣黑熊<食物鏈頂層消費者>----80%以上------>植物(包括芽、葉、莖、根、花、果實)----
---->動物屍體和有機物!!!!!!!!!!!



台灣黑熊<食物鏈頂層消費者>----20%--->常吃昆蟲、哺乳動物或腐肉,還喜歡挖掘蟻窩和掏蜂
巢來吃!!!!!!!!!
牠們也是機會主義覓食者,食物常隨季節不同而變動。春季時,黑熊多以新鮮多汁的幼芽、嫩草及葉為主食。夏季,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養分的各種果實和漿果為主食,例如懸鉤子、山枇杷、獼猴桃、及各種樟科植物的果實。秋、冬季節,黑熊則改以脂肪含量豐富的堅果為主食,例如山胡桃、殼斗科的橡實。




生態環境破壞黑熊曾廣泛分布在臺灣,但近幾十年來自然環境過度開發及人為活動頻繁,使得黑熊的數量和分布範圍都大幅縮減,目前多局限於地形較崎嶇陡峭或人為活動較少的山區,牠的族群也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狀態。黑熊自然而然地成了法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表示牠的族群數量已降至危險標準,未來可能面臨滅絕的危機。雖受法令的保護,但令人遺憾的是,獵殺或販賣黑熊的消息仍是偶有所聞,顯示黑熊仍遭受相當程度的非法獵捕壓力,這也暴露出現今的立法及執法,仍未能有效減輕這些動物所面臨的滅種威脅。 臺灣非法狩獵黑熊的情況,在玉山國家公園歷時三年的捕捉繫放研究中,更出現令人擔憂的結果。研究中捕捉到的 15 隻黑熊,便有 8 隻有斷掌或斷趾的情形,這是黑熊過去曾被獵人陷阱捕獲再逃脫的證據。


生物環境的破壞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令黑熊瀕臨絕種。於自然生境中,生態演替和氣候轉變不斷在進行中,但速度是十分緩慢的。物種通常能適應和應付自然的干擾。 但人類的活動大大地改變了自然環境,他們改變了地形、破壞了物種的生境。很多時候,自然環境及物種經過人類的干擾後不能復原。物種不能生存,導致牠們的數目不斷下降。 疾病和狹窄的活動範圍也是威脅動植物的主要原因。如果一種生物的基因對某種病源體所造成的疾病沒有抵抗能力,該病源體所造成的疾病很容易會嚴重地影響這些生物。狹窄的活動範圍通常是其他威脅所造成的,破壞了的生態環境將群體限制在很小的地區。這不但減少食物的供應和交配的選擇組合,而且加劇了傳染病的傳播。生境損失是導致活動範圍狹窄的原因。如果物種的活動範圍局限於一個狹窄的生境中,物種間的食物競爭會變得激烈,食物會變得不足夠,導致物種的數量下降。若少量個體分散於多個小的生境中,而這些生境又不是互相連繫的,因為難於交配,物種的數目就會下降。牠們絕種的原因不外乎是人們的發展和捕食所造成所以人們常說:「食野味進補。」造成生物瀕臨絕種的原因往往是人為的,在這20年間,人類的無知已經讓亞洲黑熊瀕臨絕種,因為熊膽識名貴中藥,被認為有清熱解毒,治療熱症,肝病,和眼腫等功效,所以一直有補殺黑熊入藥的做法,但過度補殺使的亞洲黑熊面臨絕種 !!!!
補充!!!!!!!!!!
海拔2500~1800公尺是針闊葉林混合區,往上是常綠針葉林區,往下是闊葉林帶,物候環境變化劇烈。此地區為台灣降雨量最大的地方,每年約4000公厘,所以終年雲霧繚繞,形成中海拔山區特殊的霧林景觀。在林區的枝幹上,可以常見到苔蘚這一類潮濕多雨的指標植物。台灣紅榨槭是中海拔主要的變葉樹種之一,每年約有150天的降霜期,所以台灣紅榨槭使中海拔山區的四季變化特別明顯。阿里山在海拔2300公尺,是中海拔山區的典型代表。其檜木林內有台灣杉、雲杉、地杉、台灣二葉松等,而台灣扁柏和紅檜為中海拔檜木林內的主要樹種;台灣扁柏樹皮較厚;紅檜樹皮很薄,也是神木群中的常見樹種。2500~1800公尺的中海拔山區,雨量高,潮濕大,受颱風的影響小,所以全台灣最高的樹種幾乎皆集中於此;台灣杉是台灣最高的樹,曾可達90公尺,其族群數很小,可能只有紅檜和台灣扁柏的五十分之一。台灣二葉松為台灣原生的針葉樹種,兩針一束的葉子是它名字的由來,其含有油汁的松針掉落在松林底層堆積,易造成森林火災;台灣赤楊的種子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生長,所以台灣赤楊屬於陽性樹種;森林火災過後,使二葉松林變為廣闊,此時台灣赤楊乘機開始生長,但二葉松的種子會在赤楊林下很快的又長得高大,遮蔽赤楊的日光,使其種子無法發芽。台灣的中海拔山區植物多、花果多,所以動物相也很豐富,我們可以常遇到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山羌、山椒魚…等動物在此活動。1800公尺以下屬於低海拔地區,佔全台灣面積的80﹪,是台灣重要的維生生態體系;依海拔高度和植被分布,可大致分為:闊葉林、疏林、熱帶雨林和海岸林。低海拔山區高溫多濕;原始闊葉林主要由樟科和殼斗科植物組成,因其林層結構非常嚴密,茂密的樹葉使雨水不易到達地面,使地表不會直接受到雨水的沖刷,所以原始闊葉林和水土保持有密切的關係。由於陽光無法直接穿透林層,導致底層的水氣不易蒸發,所以熱帶雨林終年悶濕,也因此,物種的循環速率比中、高海拔來得快。山蘇花是闊葉林中常見的附生植物,生長在樹幹的分叉處,葉成輻射狀開展,所以又稱鳥巢蕨。陵形奴草是闊葉林底層常見的寄生植物,其寄主很專一。野生的哺乳類,如台灣特有種的台灣彌猴。溪流到河口沖積成西部平原,其附近有苦楝和田耕子草等疏林植物,此地區曾是梅花鹿活動頻繁的地方。熱帶雨林內的生物類型最為豐富,它是由赤道向南北回歸線擴張,所以熱帶雨林在台灣分布於嘉義到恆春半島,又以南仁山最為顯著。
台灣黑熊  
學 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 (Swinhoe)
英 名:Formosan black bear
分 類:CARNIVOR
食肉目/Ursidae熊科
形態特徵:體長 120 ~ 150 公分 ,肩高 60~ 70 公分,最重可逾 200 公斤;全身披黑色粗毛,體壯碩,四肢粗壯,前後肢均具五趾,掌全部裸出,尾短,鼻骨長,下顎前端具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呈V字形之白斑。齒式:3/3,1/1,4/4,2/3=42 。生態習性: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的陸生動物,雜食性,以植物之葉子、嫩芽,果實及虫蛹為主食;除了交配期或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獨居;白天在樹洞或岩洞內休息,黃昏或夜晚始外出覓食;活動範圍大,善爬樹,孔武有力,然而敏捷性和速度較一般食肉動物差;不過在受傷、受逼迫或保護幼熊時攻擊性特強,速度亦快;冬季時並不冬眠,但可能會移至較低海拔覓食。棲地分布:本種為台灣特有亞種,棲息地以海拔1,000 ~3,500 公尺之森林地帶為主。面臨問題:棲息地干擾;小族群量;盜獵;現有野生族群有隔離的現象。


生態環境
根據早期的記錄,台灣黑熊曾經廣泛地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地帶;除了中央山脈之外,黑熊亦可發現於海拔約100公尺至1000公尺的海岸山脈。  但是由於過去數十年來的各種人為開發活動,台灣很多較大型的哺乳動物,包括黑熊在內,皆被迫限於偏遠且地形崎嶇陡峭、人為活動較少的地區活動。現今台灣黑熊的野外族群不僅減少,而且分佈範圍也大為縮小,只可惜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資料來顯示此物種目前在本島的實際分佈狀況。初步的觀察顯示,黑熊似乎較常活動於人類狩獵活動較為稀少的中央山脈偏遠山區;至於海岸山脈,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目擊黑熊的記錄了台灣黑熊主要於白晝活動,但是夜間也可以活動。各季節平均每日活動的頻度超過45%;夏季和秋季的活動量增加,約為60%。值秋、冬季殼斗(即櫟實)產量豐盛時,黑熊夜間的活動頻度也常會增高。   活動範圍是動物進行覓食、生殖等活動所使用的空間。黑熊的活動範圍廣大,雄性個體的活動範圍通常大於雌性。由無線電追蹤繫掛發報器的黑熊的資料顯示,黑熊的年活動範圍廣大,為27至202平方公里不等,最大者甚至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這些黑熊活動範圍最長的直徑,從12至4公里 不等,平均為25公里,此值大於從玉山國家公園的中心點至邊界的距離(玉山國家公園最大長度約45公里)。這表示居住於園區內的黑熊,可輕易地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的範圍,這也可以由至少有4隻無線電追蹤的黑熊曾移動至國家公園以外區域的記錄證實。

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英文名:Formosan black bear

科屬:熊科、亞洲黑熊屬

形態特徵:體長120~170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全身披黑色粗毛,身軀壯碩,四肢粗短,前後肢都具有五趾,掌全部裸出,齒短,圓耳,短尾,鼻骨長,下顎前端有撮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的V字型白斑。生態習性:台灣特有亞種,本土最大型陸生動物。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莖葉、殼斗科的堅果、樟科楨楠屬漿果為主食,偶而也會吃哺乳類動物、蜂巢等和臘肉、鹹魚、白米等人為食物。會隨植物分布出現季節性移動,除交配和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單獨行動,並無固定居所。晝夜皆會活動。擅長爬樹。冬季時並不冬眠,部分個體會下降至低海拔地區覓食 我們常在新聞報導中,看見國外的印度懶熊或是東歐國家盛行的熊與狗的競技行為或人類與熊的衝突事件等。但在臺灣,由於黑熊數量稀少,人與熊之間的衝突自然減少許多。雖然大部分的獵熊者表示,他們並不是真的要獵熊,所設的陷阱主要是針對山羊、山羌或山豬,只是熊經常也會誤中陷阱;或因聞「香」而來獵取被捕動物因此被獵。基於國人「看到就打死,不然牠會攻擊我」的刻板心理,人與熊之間的衝突則會日趨升高!若能善加了解野生臺灣黑熊的生態習性,以及牠們對棲地的利用,必能減少熊與人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台灣黑熊<食物鏈頂層消費者>----80%以上------>植物(包括芽、葉、莖、根、花、果實)----
---->動物屍體和有機物!!!!!!!!!!!
台灣黑熊<食物鏈頂層消費者>----20%--->常吃昆蟲、哺乳動物或腐肉,還喜歡挖掘蟻窩和掏蜂
巢來吃!!!!!!!!!
牠們也是機會主義覓食者,食物常隨季節不同而變動。春季時,黑熊多以新鮮多汁的幼芽、嫩草及葉為主食。夏季,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養分的各種果實和漿果為主食,例如懸鉤子、山枇杷、獼猴桃、及各種樟科植物的果實。秋、冬季節,黑熊則改以脂肪含量豐富的堅果為主食,例如山胡桃、殼斗科的橡實。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地層下陷的影響


01.地下含水層破壞,載重增加,孔隙減小,復育困難>>>地下水資源涵蓄能力降低地層發生壓密作用,其厚度減少、孔隙率減低,所能涵養之地下水水量亦相應減少,造成下陷地區之地下水資源容易耗竭。


02.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鹽化>>>地勢低窪易生洪氾溢淹地層下陷區因為地勢低漥,排水系統功能不彰,逢雨易積水不退。沿海地區,因地勢低陷地面低於海平面,時有暴潮溢淹、海水倒灌之災損。


03.堤岸保護程度減小,維護費用增加,易引起海水倒灌或海堤潰決>>>同上

04.排水設施破壞,原有排水坡度改變,引發排水困難>>>建築物、工程結構物與維生系統設施損壞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層有效應力增加,無論淺基礎、深基礎或橋墩與橋台等,因沈陷率不均而損壞,自來水、瓦斯管陷與下水道等維生管線則因彎曲損壞而洩漏。


05.基礎滑動,負載不均,結構受損,危害建築物之安全>>>海水入侵導致地下水鹹化地層下陷區地下水水位面低於海水面,導致海水侵入地下含水層,造成地下水鹹化,使得地下水可利用度降低,間接使得土壤鹽化,影響農作物種植。


06.沉陷量不均,地下管路受損,影響水工結構物之功能>>>濕地生態之轉變河流水路受地層下陷區地勢低窪影響而改道,除易造成淹水外,部份土地長期積水不退逐漸發展形成濕地型態。


整體而言,地層下陷所在區域易肇致國土流失,地利降低,生活環境品質下降,社會成本增加等之負面效果QQ

臺灣地層下陷原因



一、自然因素 因起地層下陷的自然因素,包括板塊運動、火山運動、地震、岩溶作用、地層解凍等,其中火山、地震活動可能造成突發性的下陷,而板塊運動所導致的下陷則相當緩慢。


二、人為因素人類的各項活動,包括開發石油、天然氣、地熱,有機土壞的排水或高樓大廈的興建也可能引發地層下陷;而地下施工或採礦如可能造成突發性的地面塌陷,數小時內即可下陷數十公分,甚至數公尺之多。台灣因為天然條件的影響,沒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地熱,開發的面積不大,所以開發各項礦產資源,並不足以構成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地層不斷下陷的主因。在台灣地層下陷最主要的原因為人們過度抽取地下水。 由於地層的重量,是依靠土壤和土壤間的力量,和縫隙中的地下水壓共同支撐的。抽取地下水會降低地下水壓,同時部份原本由水壓承載的地層重量,轉由土壤顆粒來支撐,使得土壤顆粒間必須承受的力量增加,因此,土壤體積會被壓縮,使孔隙率逐漸減少,此過程稱為「壓密現象」。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

1.地下水超抽--承載應力減小,導致地盤沉陷。

2.地下水水位下降--承載負荷增加,造成土壤壓密。

3.地面構造物--建造高樓,引起承載負荷的增加。

4.地震--砂性土壤因地震而引起沉陷。

5.深基礎開挖及採礦--引起地盤移動,導致地層下陷。

6.淺覆蓋開挖--隧道、涵洞、管線設施所作的淺覆蓋開挖等。

7.地盤本身之上升或下沉現象。

台灣地層下陷區域

台灣地區目前有地層下陷現象的縣市有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及屏東縣等
下陷總面積最大的是:雲林縣累積下陷量最大的是:屏東縣下陷速率最大的縣市:彰化縣大城鄉1991-2003年累積下陷最深的是:
屏東縣:平均325公分
彰化縣:平均220公分
雲林縣:平均220公分
嘉義縣:平均134公分
最低的應該是屏東沿海的佳冬鄉和林邊鄉。再來是彰化縣的大城鄉、以南到雲林縣台西鄉、四湖、口湖,延伸到612水災嚴重的嘉義縣東石鄉,上述的鄉鎮都是地層下陷極嚴重的鄉鎮,大多地勢也低於海平面。

生態報告系統圖